top of page
Search
  • Writer's pictureGloria Chou

【波蘭×華沙】劍與盾的奇蹟.戰鬥美人魚不流淚

Updated: Sep 12, 2021

#專題策展系列|~整個世界,都是我的巴黎~|中歐巴黎★華沙


史上三次亡國,曾消失於地圖123年

——奇蹟之城!「砍掉重練」的波蘭首都

英勇而無畏,這就是華沙的美人魚|舊城廣場

從前從前,在維斯瓦河畔有個美麗村落,村子裡住著一位年輕漁夫,名叫華爾(Wars)。有一天,當他在河畔捕魚時,卻遇見了一隻非常美麗的人魚,華爾問美人魚:妳叫什麼名字呢?人魚回答:我的名字是莎娃(Zawa)。


華爾對莎娃一見鐘情,兩人結為了夫妻,然而傳說最後並沒有走向童話故事,莎娃無法適應人類生活,最終還是離開了華爾回到大海。後世的人們為了紀念這段苦戀,把兩人名字合而為一,將他們短暫落地生根的地方命名為「華沙(Warszawa)」。


同樣是很久很久以前,維斯瓦河畔住著一對兄妹,哥哥名叫華爾,妹妹名叫莎娃,兩人原本快樂的生活被河中出現的水怪破壞。水怪常造成河水氾濫,致使作物無法生長,民不聊生下,村民紛紛出逃,讓原本的家園變得苦不堪言。


華爾和莎娃決定剷除水怪,在與水怪廝殺得難分高下之際,美人魚女神突然現身,一躍而起,在刀與盾之力的助攻下,三人聯手收拾了水怪。後世的人們為了紀念這段英勇事蹟,並感念美人魚女神的庇佑,將此地以兄妹的名字結合命名,並將美人魚女神視為該地的守護神。


還有還有,老國王坐著船經過維斯瓦河畔時,遇見了一位有著天籟歌喉的美人魚,他不曉得這個地方是哪裡,正好看見河畔有一對兄妹在玩耍,他問了這對兄妹的姓名,便用兩人的名字為此地命名。


有關「華沙」地名的由來與傳說,版本各不相同,但縱觀所有故事,主角不脫三個人:華爾、莎娃、美人魚,不論淒美也好、神怪也罷,「華沙」這個城市從名字開始,已經被賦予了許多浪漫豐富的猜想。


有著浪漫傳說做底蘊,初見華沙這座城市,市中心矗立著讓波蘭人愛恨參半的文化科學宮,這座建築物被暱稱為「史達林送給波蘭的禮物」,是共產時代波蘭最著名的建築,目前也是全波蘭境內最高的建築物。

▲▼被視為「蘇聯政府與波蘭友好象徵」的文化科學宮,樓高37層,設有電影院、劇場、觀景台。儘管建於1950年代早期,與現代摩天大樓並列天際線也毫不遜色。

以文化科學宮為中心,向四周輻射出去的範圍,典型共產主義時代所留下的棋盤式公寓住宅散落其中,夾雜著公園綠地。從天文學家哥白尼銅像所在地算起,這條克拉科夫斯基市郊大道(皇家大道)是通往華沙的心臟——舊城區的必經之路。從踏上這條路開始,路上的每道風景,似乎都透露著端倪。

▲時間回到1939~1945年,二次大戰將華沙蹂躪至極,卻也從此與華沙密不可分,也許歷史可以被原諒,卻絕對不能被遺忘。

▲提出「日心說」並發表《天體運行論》的著名天文學家哥白尼,就是波蘭人,哥白尼銅像身後的新古典主義建築是波蘭科學院,為該國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。


克拉科夫斯基市郊大道既寬、又廣,大路筆直,與傳統歐洲城市街道狹窄、兩旁排滿櫛比鱗次矮平房的格局完全不同;座落於皇家大道兩旁所有建築都帶著巴洛克或哥德式的華麗風情,然而在看似復古的美輪美奐中,總讓我感覺有那麼一點「刻意」的痕跡,好像它天生並非如此?

▲位於皇家大道上的總統官邸,波蘭現任總統卻沒有住在這裡。2010年4月,波蘭總統專機墜毀於俄羅斯境內,機上除了波蘭總統夫婦,還有政府高官、國會議員及軍事將領,一行97人無一生還,波蘭瞬間頓失一半內閣成員。這場突如其來的噩耗讓波蘭舉國上下哀戚不已,時至今日(右),弔念的十字架與花束仍絡繹不絕。


經過聖安娜教堂,看見紅磚瓦所砌成的皇家城堡橫亙在城堡廣場上,華沙的心臟、華沙的舊城區,終於到了。一路走來,那股總是在不經意間感受到的違和感之謎,也終於解開⋯⋯


原來,從皇家大道到舊城區所有一切景象,都是「假的」!

對,假的!網路鄉民最愛沒事嚷嚷的「砍掉重練」這件事,波蘭人早做過了,而且,還做得數一數二傑出。


波蘭在二次大戰期間不僅國家亡了,更在德國、俄羅斯兩強蹂躪下,華沙近九成建築在戰爭中付之一炬,整個城市居民所剩無幾、生靈塗炭。好在戰爭期間,波蘭人傾全力將圖書館、博物館、古蹟中珍貴的文獻、文本、古物、繪畫等珍寶盡數藏匿、運送至各處,才免於受戰爭摧殘,為波蘭重建之路打下根基。


戰後,堅毅的波蘭人更是全民動員,各行各業皆投入重建華沙的工作。


歷史學者、考古學家、大學教授、學生發揮所長,從留下的文獻史料或繪畫中,一頁一頁拼湊出華沙17~18世紀被稱為「東方巴黎」、未曾遭受破壞時的舊觀;戰後回到華沙的居民,更是爭先恐後提供老照片、風景畫、明信片甚至是家中長者的口述記憶資料,全民胼手胝足、一磚一瓦重建家園,復刻華沙舊城區的精細程度,包括街道長度、街區分畫、歷史街景都根據史料100%重現,連重建後的建築物外觀,也看起來有百年以上的歷史滄桑感。

▲舊城廣場東側的皇家城堡,也是過去的舊王宮,在希特勒的命令下幾近全毀,戰後整修重建後,波蘭王朝歷代珍貴收藏重新向世人開放,是華沙重要的觀光景點之一。


儘管華沙舊城區早已消失於戰火中,戰後仿古的「重建」就事實來看,也必須承認它早已沒有了「原創性」與「真實性」,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有感於波蘭人的努力與成果,仍將華沙舊城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,也讓華沙舊城區成為這份名單上「最破例的特例」。


了解了華沙坎坷的身世,原來眼前這座紅磚綠頂的皇家城堡、過去的舊王宮,或者這麼說吧,一路所見的教堂、宮殿、城堡,都是華沙人民堅毅精神下創造出來的奇蹟。在華沙這座奇蹟之城背後,波蘭人民的堅強與韌性是如何的強大呢?


華沙舊城裡最美麗的廣場,露天咖啡座與假日市集讓這裡人聲鼎沸,站在中央、環顧四周,最能感受華沙的活力與朝氣。這座奇蹟之城為何能從瓦礫堆裡重生,我想廣場上那位剽悍的美人魚,給了答案。

▲美人魚是華沙的守護神,除了舊城廣場,維斯瓦河畔高架橋旁與格羅霍夫斯基街也有美人魚銅像。右手拿劍、左手持盾,蓄勢待發的戰鬥架勢展現華沙人永不妥協的精神。


右手揮劍、左手持盾,華沙美人魚臉上的炯炯目光,打破了美人魚給人「柔弱」的刻板印象。丹麥美人魚柔弱憂愁的面容望著大海,因為明日晨光升起之時,也是她幻化成海中泡沫而死的時刻;然而華沙美人魚蓄勢待發的戰鬥架勢,就像波蘭人永不妥協、面對磨難永不屈服的傲氣與決心。她是華沙的精神象徵,我認為,更是貫徹波蘭這個國家意志的象徵。


穿過舊城區,接近新城與舊城交界處,一條街的兩端,標誌著兩件再度令華沙心碎的過往。我盯著廣場上的雕像群,很久很久⋯⋯歐洲最不缺雕像,可是這群士兵臉上的神情,讓我佇立在他面前,足足端詳了一分鐘以上。「栩栩如生」這四個字,也許都不足以形容。


1944年8月1日,二次大戰在諾曼第登陸成功、德國節節敗退、蘇聯東面夾擊下,露出了即將終結的曙光。波蘭人眼見機不可失,地下武裝部隊在華沙秘密策劃了一場起義,試圖驅離納粹德軍。持續了63天的城市血戰最後以失敗告終,波蘭軍民犧牲人數超過25萬人,此舉更讓希特勒震怒,下令德軍剷平華沙,要讓華沙「消失在地圖上」,這也是為何華沙是二戰中,傷亡最慘重城市的原因之一。

▲▼那一天的抗暴起義,化為永恆不朽的銅像銘記,逼真傳達著當時的肅殺與膽顫心驚。士兵小心翼翼穿梭在廢墟瓦礫堆間,63天血戰最後卻因孤立無援,以失敗收場。


這群雕像是著名的「華沙起義紀念碑」。提著槍桿準備往外衝的士兵、在瓦礫中掩護士兵的平民、為即將投入戰場的士兵祝禱平安的神父⋯⋯雕像所呈現的動態彷彿歷歷在目,從平民、士兵、神父臉上的細微末節,即便觀光客如我,都能感受那股廝殺、浴血、起義的視死如歸。


華沙起義紀念碑對街,是一座看似平凡的教堂。剛開始我以爲它也就是歐洲眾多的教堂之一,走進教堂內,陸海空隊徽下分門別類的名字,暗示了這些安息者的身分。「戰場教堂」是波蘭軍人常來做禮拜的地方,也許可以遙想當年,士兵出發前是抱著什麼樣的心情前來?宗教的力量,是否能給這些即將出征的戰士們心靈上的慰藉?

新與舊、破滅與重生,華沙這座城市似乎被沉重的歷史過往遮蔽了光彩;在二次大戰終結後的70多年,波蘭走過蘇聯時期統治到如今加入歐盟,走上了世界舞台,儘管這個曾經的中歐強國仍然在找尋自己的定位,經濟成長也才逐漸起色,但她在歐洲近代史上不可忽略的地位,雖然沉痛,卻是任何國家都無法取代的價值。

108 views0 comments
bottom of page